三下乡 | 非遗振兴 以“艺”赋能

作者:编辑:方晶来源: 发布时间:2022-06-22点击次数:


 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要求,进一步传承罗田手工油面这一特色美食以及制作技艺,打造罗田名片,助推罗田特色文化宣传、乡村振兴,雷竞技网站“赴罗田县九资河镇特色复合式乡村振兴”实践团于6月19日来到了黄冈市罗田县九资河镇花油畈村手工油面一条街,在九资河镇花油畈村委会方主任的带领下,展开了亲身体验手工油面制作、品尝手工油面、调研以及实地采访、考察等实践活动。

图为实践团实地考察省级非遗文化墙


 

 

图为实践团与手工油面老师傅交流讲解


     手工油面是罗田一种传统手工制作美味,也是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,粗细均匀,易煮不糊,口感劲道,百吃不腻。  其制作过程有称粉、算盐、揉面、上油、盘条,上钵、上筷子,行面(发酵)、扯面、晒干、扎面、装箱等十余道工序。其主要制作步骤:一是将面粉和适量的水,食盐倒入面钵,用双手不断糅合,和到面浆起泡为止。二是将和好的面浆倒入面板“行”10-20分钟进行盘条,一般分为三次,第三次面条进入面钵“醒"20—30分钟。三是将进入面钵的面条开始上筹,依次进入面箱,上筹全部完成后用布或面纸盖好再继续“行”20—30分钟(时间长短分季节而定)。四是将面箱里的面条拿到面架上用双手进行分拉和分签,看气候分拉2-4次,成功为止。

 


        手工油面不仅是罗田十大名吃之一,更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,在九资河镇花油畈村的油面一条街,家家户户都有做手工油面的传统,罗田传统手工油面,一般采用当地的菜籽油,营养价值高,又非常健康。罗田手工油面是大别山地区特有的传统面食,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,由于工艺独特,对天气、温度、湿度及食盐的要求非常高,多以祖传师承的方式传承。当地村民向实践团成员说道:“小时候,只要油面一端上来,当孩子的我们就慌了相,用筷子卷呀卷,急切地往口里送,好像马上要上战场一样火急火燎,嘴里还发出一阵阵嗍(吸)面条的声响。做手工油面要靠天气好,还要劳神费力,成本不低,产量也不高。后来,随着机器轧制的挂面批量流通城乡的时候,手工油面就不大受欢迎了。换油面

的人愈来愈少了,牵油面的师傅就没有劲头了……”。现在会做手工油面的人越来越少,只剩下一些老年师傅了。所以现在,油面显得十分珍贵。接下来,实践团成员将整理相关资料,利用所学技能,对九资河镇手工油面一条街综合景观提升、特色手工油面推广做出设计与宣传方案,擦亮罗田这张闪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片,承载美丽乡村的致富梦,保护和传承罗田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活态文化,在体验“非遗”魅力的同时,助推民族文化的发展,同时助推乡村振兴。

© Copyright 2025 . All Rights Reserved.雷竞技网站·(中国)-RayBet(Ray电竞) - 全球领先的电竞赛事平台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6608

Baidu
sogou